close

文/汪洋

然而,365個日子過去了,當初政府為了打擊投機炒作、壓抑高房價以平息民怨的做法,究竟收到了多少成效?平息了多少民怨?官員口中所謂的「增進稅收」等附加效益,實際又有多少真正進了國庫?而進了國庫的錢,又有多少是真正回饋給一般誠實納稅的小市民,實現了多少居住正義?還是只留下一堆爛攤子?
 
在奢侈稅屆滿周年之際,這項發生在民主台灣的「樓市調控」,效果與立意愈來愈模糊,問號卻愈來愈多,除了自去年高舉義旗實施奢侈稅,造成房市成交量全面瞬間急凍外,房價至今不但絲毫未降,今年農曆年後,更因通貨膨脹問題惡化,迫使資產保值型買方與自住客進場,房價醞釀再漲、人民再度失望。
 
在稅收方面,根據財政部的評估,奢侈稅1年約可有151億元的進帳,結果實施11個月以來,只課到了30多億元,只有當初目標的2成多一點,奢侈稅的首要打擊對象投機客,非但毫髮未傷,更諷刺的是,房市信心受重挫,不但誤傷了許許多多良善經營的業者,地方政府更面臨稅收衰退,建設經費短缺的後遺症。
 
如今,民眾看到的現象是:投機客與地主們,歌照唱、舞照跳、樓照炒(聽說最近狂炒店面跟商辦),實際有買屋需求的小老百姓,則因房價物價居高,實質薪資不增反減,只能遠赴郊區購屋,甚至有投資客隨著這波自住客移民潮,將炒房經驗「成功複製」到大台北以外,結果讓更多的人買不起房。
 
平心而論,不管任何產業,任何商業行為,只要是關乎民生的問題,政府基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,遏止投機炒作行為,都有責無旁貸的責任;對房地產業而言,投機炒作風氣太過興盛,也只會讓地主繼續漫天喊價、買得起房的人愈來愈少、業者的社會地位愈來愈低,如此惡性循環,對產業的長遠發展絕非好事。
 
然而,就如同目前吵得沸沸湯湯的證所稅一樣,奢侈稅去年2月立法院通過,6月1日就上路,不僅決策草率,光是「奢侈稅」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字眼,就讓人感到政府在助長仇富心態,而除此之外,其他相關健全房市或落實居住正義的政策,若非「有標題沒主文」,就是還沒做好相關配套與溝通,就打算推上路、急就章。
 
奢侈稅滿周年,台灣外在環境面臨歐債風暴、競爭力下滑等險峻考驗,內部社會則有股市大跌、油電雙漲、貧富差距拉大、日子難以為繼等不公不義,除了民眾與業者依然愁容滿面,實在看不到政府有多少具體作為。


引自 富比士地產王 www.fbs168.com
tag:房地產、房屋、房市、房價、購屋、奢侈稅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